夜读 | 众里寻他千百度,欧博abg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央视客户端原创来源:央视网 2016年12月02日 23:05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: 央视网:12月3日,国学大师王国维诞辰139周年纪念日。他博古通今,学贯中西,集史学家、文学家、美学家和翻译理论家等于一身,梁启超赞其“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” 。他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,陈寅恪颂其“与天壤而同久,共三光而永光”。他拈来三段词,道出世人咂摸至今的“三境界”,你到哪层了? 《成大事业、大学问的三重境界》 据《人间词话七讲》第四讲整理 作者/中国古典诗词学者 叶嘉莹 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此第一境也。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此第二境也。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,此第三境也。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。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,恐为晏、欧诸公所不许也。——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之二六 “成大事业、大学问”,是指追求真理,而非世俗的学问和事业。 人的追求有若干阶段,最初当然是追求衣食的温饱,然后要有家庭的温暖,要有朋友的友情,要追求名誉,欧博官网要追求一个社会上的归属。但是,最高的一个价值体现就是完成你自己,就是你实现了自己。当你真正找到了自我实现的目的,你就会觉得那些低下的追求都是不重要的。不是别人告诉你不重要,而是你到了那个境界以后,自然就觉得那些事情不重要了。 王国维说,有最高智慧的人,真正的价值不存在于现实的物质的得失,而是存于真理,不存于主观,而存于客观。他们所努力的,就是追求宇宙的真理、人生的意义和价值,为此宁可牺牲自己一生现实的幸福。王国维所说的“成大事业、大学问”,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世俗的、庸俗的学问和事业。 第一境: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 追求大事业、大学问要经过三种境界。第一种境界是晏殊的两句词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他说的是什么呢?善于读诗的人,不是只看外表文字,不是只看外表上所写的景物和感情。真正会读诗的人,要读出诗歌里真正给你呈现出的一个境界、一种意境。 晏殊这首词是为了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而写的吗?不是的,他写的闺中思妇。中国的小词写的常常是女性感情,而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注定是思妇的命运。所以他说,“明月不谙离恨苦,斜光到晓穿朱户。”女子一夜相思一夜怀念,一夜没能成眠。 △图/视觉中国 等到第二天早晨了,她登上高楼,登上高楼是为了望远,望远是为了期待,欧博期待她所盼望的那个人从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。昨晚秋风刮得很大,树上的黄叶都被吹落了,本来窗前一树茂密的树叶,看不到那么远,可是“昨夜西风凋碧树”,女子现在登上到高楼,就能一直望尽天涯路。 这本来是写一个思妇登楼望远怀人,但是王国维是善于读词的人,就从里面读出一种境界来。这里边有什么境界?我们每天耳之所闻,目之所见,目迷乎五光十色,耳乱乎五音六律,我们的耳目都被那些繁杂的、奢华的、眩惑的、迷惘的声光色彩所引诱了,所以你追求世俗之所尚,与世俗同流合污了。 真正有智慧的人,要能超越遮蔽在眼前的一切诱惑。要有超越的精神,才能看到高远的理想,才不是为个人的、世俗的、一己的得失而生活。所以王国维说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,这是成大事业、大学问的第一个境界。 第二境: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 可是你想,一般的俗人连学问事业都不容易完成,何况王国维所说的大事业、大学问! 所以他说第二境界就是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衣服带子越来越松了,这是说人消瘦了。消瘦,是因为追求得艰苦,追求得执着。柳永这首词指的是一个现实的女子,欧博娱乐是说为她相思怀念而憔悴。 王国维读诗读词,总是超越了诗词表面所写的现实,读出哲理的境界,所以“为伊”的“伊”,指成大事业、大学问的理想。为了完成理想,首先要摆脱世界上的一切蒙蔽,不要只看那世俗短浅的利益,不要为了一点点得失斤斤计较。这是超越的第一步。可是这还不够,还要有第二步——执着追求的毅力。并不是所有追求的人一定就能够得到。你心里一定要有宁可为它牺牲的准备。 第三境: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 不过,最理想的当然还是你追求,而且得到了。所以他最后写的是“得到”的境界: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追求了一辈子,忽然有一天恍然大悟,得到了。 △图/视觉中国 得到的,不一定是外在的名利禄位,而是在内心之中,真正达到了一种自足的、自我实现的境界。 读书,可“断章取义”,可“创造性的背离”。 王国维所说的完全不是宋代那几位词人原来的意思,那么他这样解释可以吗?他说:“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。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,恐为晏、欧诸公所不许也。”这句话说了两层意思。 第一,就是能够写出这样的词句,给读者高远的启发和联想,如果不是伟大的词人,是写不出来的。 第二,那么作为读者可以不可以把自己的联想说成是作者的原意呢?那是不可以的。你要解释说晏殊的词就是成大事业、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,柳永的词就是第二种境界,那并不是作者的原意。 而王国维这样的解释,也是有由来的。从中国的传统来说,叫作“断章取义”。不管全诗写的是什么,断章只取这两句的意思,表示你有一种高远的眼光,一种高远的追求。 孔子教学生也是采取这种办法,意大利学者墨尔加利(Franco Meregalli)也说过,这叫作“creative betrayal”,就是“创造性的背离”,他说读诗的时候可以背离作者原意,有自己更丰富的联想。德国美学家沃夫岗· 伊塞尔(Wolfgang Iser)也说,读书,就是要从你读的书本里面读出自己的创造性联想。中国古代从孔子,从《左传》里使臣的问答,就培养出来了我们国人带着丰富联想读诗的传统。这是王国维解释诗歌的一个办法。 王国维 · 有境界自成高格 1 颂其书,读其诗,不知其人可乎? 王国维(1877-1927),字静安,号观堂,浙江海宁人。16岁应海宁州试,补“博士弟子员”,26岁治哲学,后转文学,晚期专治卜辞(甲骨文)名驰中外。他对宋元戏曲史和卜辞的研究成果,被称为“空前绝业”。生平著书洋洋大观,有《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》共104卷行世。 1922年,王国维45岁,受清逊帝溥仪之召,入故宫担任五品“朝官”——南书房行走。1925年,清华筹建研究院,胡适介绍他来院任教。为此,王国维曾往见溥仪,乃“面奏谕旨,就清华学校研究院之聘”。此年4月到校,局于清华之西院。当时校方曾希望他能担任研究院的院长,先生“以院长须总理中大小事宜”,坚辞不就,而专任教授。 王国维到院不久,梁启超也正式应聘来清华国学研究院,继之而来的还有刚从海外归来的赵元任、陈寅恪两先生。王、梁、赵、陈四位教授,均称为“导师”,以示其学术地位高于一般教授。 清华大学有王国维的衣冠冢,冢前有座“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”,上边就刻有其好友陈寅恪写的碑文↓↓ 士之读书治学,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,真理因得以发扬,思想而不自由,毋宁死耳,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,夫岂庸鄙之敢望?!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,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,一姓之兴亡。呜呼!树兹石于讲舍,系哀思而不忘。表哲人之奇节,诉真宰之茫茫,来者不可知也。先生之著述,或有时而不彰,先生之学说,或有时而可商。唯此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,历千万祀,与天壤而同久,共三光而永光。 陈寅恪认为,王国维这种追求真理的、忠实于自己也忠实于学问的精神,可以与天地同期长久,可以和日月星三光永远地共明。“思想而不自由,毋宁死耳”,如果不能够自由地追求真理,那么生活就成为一种痛苦。这也是陈寅恪所认为的王国维为什么自杀的原因了。 2 五十之年,只欠一死, 经此世变,义无再辱。 呜呼!正值精力饱满,学业成熟,著作彪炳之际,王国维却在颐和园从昆明湖鱼藻轩石阶上跃身入水,将头埋入淤泥中,死前背上衣服还未湿。遗书有云:五十之年,只欠一死,经此世变,义无再辱。 △颐和园晚霞 图/视觉中国 王国维长女王东明追忆道: 关于这件遗憾事,讨论的人很多,关于原因,也各有不同的见解,包括“罗振玉先生逼债说”、“罗振玉先生带回女儿说”、“殉清说”、“时局逼迫说”等。东明回想起来,可能是各种因素促成的,导火线则是大哥潜明突然病逝,大哥的妻子罗孝纯却被其父罗振玉(父亲与罗振玉先生初为师生,继为朋友,终为儿女亲家)带回去自己照顾,父亲受到很大的刺激。 父亲个性刚直。他最爱大哥,大哥病逝,给父亲很深的打击,已是郁郁寡欢,而罗振玉又不声不响地偷偷把大嫂带回娘家,父亲怒道:“难道我连媳妇都养不起?”然后,他把大哥的抚恤金及其生病时大嫂变卖首饰的钱全部汇去罗家。他们寄还回来,父亲又寄去,如此往复两回。父亲气得不言语,只见他从书房抱出了一迭信件,撕了再点火焚烧。我走近去看,见信纸上款写着:观堂亲家有道。 (责任编辑:) |